<sup id="gaima"></sup>
<acronym id="gaima"></acronym>
您的位置 人物榜 图书出版
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寒露”

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寒露 一、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详见概论和纵横 二、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详见概论和纵横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2021 年10月8日 09:38:53 节气 寒露 寒露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,秋季的第五个。

中国奉献•文化奇观•历法指南•廿四循环•追根溯源•继承发展
解读节气“寒露” 
一、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详见概论和纵横
二、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详见概论和纵横
  •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
2021年10月8日 09:38:53 节气  寒露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寒露”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寒露”
寒露
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,秋季的第五个。每年公历的10月8日前后交节,太阳到达黄经195°时即是。“两露”之一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寒露,九月节。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
解读:
白露后,天气转凉,出现露水。到了寒露,露水增多,气温更低。
古代把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现。秋白露节气“露凝而白”,秋寒露节气“露气寒冷,凝结为霜”了。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。寒露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。
“大雁不过九月九,小燕不过三月三”,意思是说,大雁在农历九月九之前也就都往南飞走了,而小燕在农历三月三之前应该会飞回来。
三候
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。寒露之日鸿雁来宾,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,又五日菊有黄花
一候,鸿雁来宾:
解读:鸿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。
二候,雀入大水为蛤:
解读:深秋天寒,雀鸟都不见了,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,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,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。
三候,菊有黄花:
解读: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,一片黄色。
特点
*寒露节气,南方秋意渐浓,北方进入秋季,东北进入深秋,西北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。就全国大部分地区,尤其是黄河流域,华北地区:
1.气温降得更快,昼暖夜凉。2.平均气温差别,地域明显。3.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,频繁南下,入侵频率和强度逐步加大。4.降水稀少,空气变得干燥,雷暴几乎消失。5.凉爽向寒冷转折。
*寒露前后,光照充足,是全年日照最大的节气,所以才有秋高气爽之说。
寒露来了,下一个节气是霜降,冬天已经不远了。
*寒露时节,天气对秋收十分有利。白天温度高,作物积累养分多,晚上温度低,作物消耗养分少。
民谚“上午忙麦茬,下午摘棉花”,“寒露不摘棉,霜打莫怨天”“寒露种小麦,种一碗,收一斗”,“晚种一天,少收一石”“九月寒露天渐寒,整理土地莫消闲”,“寒露到立冬,翻地冻死虫”,“人误地一天,地误人一年”。农谚还有:黄烟花生也该收,起捕成鱼采藕芡。大豆收割寒露天,石榴山楂摘下来。寒露蜜桃属北方晚熟桃品种,成熟期在寒露前后,故名"寒露蜜桃"。这些反映的是秋收、秋种、秋管的重要时期,许多农事需加紧进行,否则会影响到来年的收成。播种小麦、采摘棉花、刨收红薯等农活更加紧张。
*寒露期间,昼夜温差较大,利于晚秋作物成熟。南方要防"寒露风"对水稻的危害(晚稻瘪粒、空壳减产)。北方地区要抓紧播种小麦。长江流域是油菜、甘蓝、白菜等的适宜播种期。
习俗
*寒露期间,在我国古代
一件事开始打猎,动物比较肥硕,储藏一些肉食。
二件事就是砍柴,“草木黄落,伐薪为碳”,储存过冬的能源。
三件事处理积压的案子,做个了断,是个杀人的季节,这就是古人笔下的深秋“肃杀。详见下
民间的主要习俗有:花糕、吃芝麻、登高山、赏、观菊花、斗蟋蟀、钓边鱼、享螃蟹等等。
登高
到了寒露很多地区,特别是北京人登高的习俗更盛。全国的三山五岳,北京的西山、八大处、香山、景山……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。九九重阳节,登高更是一项重要活动。
饮食
吃花糕,因“高”与“糕”谐音,故花糕寓意“步步高升”。花糕主要有“糙花糕”“细花糕”和“金花糕”。
养生
*寒露时节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昼热夜凉。中医认为这节气最大的特点是“燥”邪当令,最容易伤肺伤胃。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,常出现皮肤干燥,皱纹增多,口干咽燥,干咳少痰,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。所以各种活动都要围绕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。
*俗谚有云:“急脱急着,胜如服药”,又有云:“春捂秋冻”。还有云:“二八月,乱穿衣”。这俗谚张口就来,看似自相矛盾,于是人们就为难了:到底是穿还是冻?实际上这些话,是说这个季节,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也是说要根据个人体质不同调整衣物。“秋冻”是有前提的,即不能着凉。尤其是老人和小孩,还是以保暖不生病来决定。
寒露时节,应多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柔润食物,同时增加鸡、鸭、牛肉、猪肝、鱼、虾、大枣、山药等以增加体质。
四、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奇观 详见概论和纵横
文化贡献 详见概论和纵横
文化遗产 详见概论和纵横
文化经典 详见概论和纵横
寒露的诗词
唐•元稹诗选《咏廿四气诗》寒露九月节
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。
千家风扫叶,万里雁随阳。
化蛤悲群鸟,收田畏早霜。
因知松柏志,冬夏色苍苍。
唐•白居易《池上》          
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。
兰衰花始白,荷破叶犹青。
独立栖沙鹤,双飞照水萤。
若为寥落境,仍值酒初醒。
王安石《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》
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暮愁衣单。
喧喧人语已成市,白日未到扶桑间。
永怀所好却成梦,玉色彷佛开心颜。
逆知后应不复隔,谈笑明月相与闲。
 
寒露时节,王安石在庭院之中,感慨秋日漫漫,寒露来了,身上的衣服也觉得单薄。这样的夜中,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。
文化杂谈  详见概论和纵横
(一)秋后算账、秋后问斩
最早来自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“凉风至,白露降,寒蝉鸣,鹰乃祭鸟,用始行戮。”
汉儒董仲舒则在《春秋繁露》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,“王者配天,谓其道。天有四时,王有四政,四政若四时,通类也。天人所同有也。庆为春,赏为夏,罚为秋,刑为冬。”认为庆、赏、罚、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,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。董仲舒认为,春夏应该行赏,秋冬才可行刑,此即后来所说的“秋后算账”“秋后问斩”。
古人继承儒家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总结出一套“天人感应”的学说。天意是“任德不任刑”,“先德而后刑”的,所以应当春夏行赏,秋冬行刑。如果违背天意,就会招致灾异,受到上天的惩罚。从此,“秋冬行刑”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。秋季便带有肃杀之气。
 
(二)文人墨客有“悲秋”之作。离愁别恨,展现的是一首首凄凉的秋景篇。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,刻画出了秋之离别情感。
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“秋思之祖”的《天净沙》
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(杜甫《登高》
秋草独寻人去后,寒林空见日斜时。(刘长卿《长沙过贾谊宅》
“离愁渐远渐无穷”“何处合成愁?离人心上秋”(吴文英《唐多令》
(三)文人墨客也有“喜秋”之作。喜形于色,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。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、怀慕隐逸的思想。
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(王绩《野望》
相逢秋月满,更值夜萤飞。(王绩《秋夜喜遇王处士》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(刘禹锡《秋词》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(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(四)一方面是“悲秋”,另一方面是“喜秋”,反差如此之大,何哉?并非“秋”在作戏,乃人心演绎。
 专栏作者 张振海

免责声明:版权声明: 本文 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寒露” 中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元素,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.
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: http://www.wfdnews.cn/htm/people/book/2021/1004/4386.html ,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上一篇:父亲是一本厚重的书
下一篇:关于入编中国文化进万家2022壬寅年精品日历(年鉴)的通知

为您推荐

关于征集“文化进万家日历——中华二十四节气文艺作品”的通知

关于征集“文化进万家日历——中华二十四节气文艺作品”的通知

原创二十节气作品 首次名人艺术发布 关于征集文化进万家日历中华二十四节气文艺作品的通知 为了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历中的影响力,经日历编辑部研究,针对《中国文化进万家精品日历》中二
关于入编中国文化进万家2022壬寅年精品日历(年鉴)的通知

关于入编中国文化进万家2022壬寅年精品日历(年鉴)的通知

说明:1、截稿日期2021年11月10日,请将资料统一发送至秘书处邮箱:wrmfw010@126.com 资料邮寄: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57号美克大厦中国文化进万家日历编辑部邮编:100071 联 系 人: 电话:01
父亲是一本厚重的书

父亲是一本厚重的书

父亲诞生在解放前一个积善之家。勤劳善良且富有智慧的奶奶教子有方,建国后,父亲遵从奶奶的教诲,如愿以偿考入师范学校,并立志做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。 父亲毕业后,服从国家分配,奔赴豫西
趣说·中国传统的丰收节·中国现代的丰收节

趣说·中国传统的丰收节·中国现代的丰收节

文史 源远流长 文化 博大精深 文脉 兼容并蓄 文运 亨通多彩 沐 日 浴 月 -- 谈 天 论 地 -- 说 年 道 节 (系列讲座) 趣说 中国传统的丰收节 中国现代的丰收节 中国当代的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
趣说·中国传统的丰收节·中国现代的丰收节

趣说·中国传统的丰收节·中国现代的丰收节

文史 源远流长 文化 博大精深 文脉 兼容并蓄 文运 亨通多彩 沐 日 浴 月 -- 谈 天 论 地 -- 说 年 道 节 (系列讲座) 趣说 中国传统的丰收节 中国现代的丰收节 专栏作者张振海 中国传统的丰收
趣说·节日“中秋”·节气“秋分”的渊源和异同

趣说·节日“中秋”·节气“秋分”的渊源和异同

文史 源远流长 文化 博大精深 文脉 兼容并蓄 文运 亨通多彩 沐 日 浴 月 -- 谈 天 论 地 -- 说 年 道 节 (系列讲座) 趣说节日中秋节气秋分的渊源和异同 七、趣说节日中秋节气秋分的渊源和异同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秋分”
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秋分”

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秋分 一、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详见概论和纵横 二、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详见概论和纵横 三、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2021年9月23
染色的入党申请书 ▌谢娜利

染色的入党申请书 ▌谢娜利

染色的入党申请书 图 /文:谢娜利 用深情丈量你的尺寸,是我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寿庆准备的献礼。于是,在绿意纷飞的初春,我们来了一次环中国边境万里行。 广西东兴县竹山村为第一站。竹山村,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白露”
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“白露”

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白露 一、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详见概论和纵横 二、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详见概论和纵横 三、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指南 2021年9月7日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

中国奉献·文化奇观·历法指南·廿四循环·追根溯源·继承发展

中国奉献文化奇观历法指南廿四循环追根溯源继承发展 解读节气处暑 专栏作者 张振海 一、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 详见概论和纵横 二、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 详见概论和纵横 三、 二十四节气的历法
返回顶部
稳赚计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