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文史源远流长•文化博大精深•文脉兼容并蓄•文运亨通多彩•
沐日浴月--谈天论地--说年道节
(系列讲座)
趣说•中国传统的丰收节•中国现代的丰收节
中国当代的丰收节——中国农民丰收节
2018年6月21日,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的批复发布,同意自2018年起,将每年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,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。举办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。
经党中央批准、国务院批复(国函〔2018〕80号)自2018年起,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具体工作由农业农村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。这个节日的设立,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,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。
设立一个节日,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审议,这是不多见的,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高度重视,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,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,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。
第一届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的日期为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,2018年是9月23日。这天是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,恰逢中国传统节日“中秋节”的前一天。
批复全文
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的批复
国函〔2018〕80号
农业农村部:
关于申请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的请示收悉。同意自2018年起,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具体工作由你部有关部门组织实施。
国务院2018年6月7日
众所周知,秋分是我国农历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第十六个节气,恰好是从“立秋”到“霜降”这90天的一半。秋分时节,风和日丽,丹桂飘香,蟹肥菊黄,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。传统意义上,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,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,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及的: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”因而,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既是对传统“二十四节气”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,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,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。
“农民丰收节”的设立,不仅具有当代意义,其文化传承意味更加浓厚。一方面,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,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:春种秋收,春华秋实,一年的辛勤耕耘,金秋时节硕果累累,最能体现出丰收的喜悦。同时更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,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,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节气时令“摇身一变”,成了具有鲜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,这从某种程度上,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。
2021年9月22日在第四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到来之际,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,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“三农”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。
习近平强调,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,“三农”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当代的丰收节体现了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高度重视,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,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,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。
专栏作者·张振海
趣说·中国传统的丰收节·中国现代的丰收节
文史 源远流长 文化 博大精深 文脉 兼容并蓄 文运 亨通多彩 沐 日 浴 月 -- 谈 天 论 地 -- 说 年 道 节 (系列讲座) 趣说 中国传统的丰收节 中国现代的丰收节 中国当代的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8年6月21日,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。
免责声明:版权声明: 本文 趣说·中国传统的丰收节·中国现代的丰收节 中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元素,版权均为我司独家所有.
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: http://www.wfdnews.cn/htm/people/book/2021/0923/4377.html ,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: http://www.wfdnews.cn/htm/people/book/2021/0923/4377.html , 违反者我司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